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26)
- Sep 26 Tue 2017 06:28
印章製作大師 v11.0 綠色破解版@steve112
- Sep 25 Mon 2017 06:06
《新金融觀察》互聯網「知識經濟」的難解之惑
- Sep 25 Mon 2017 05:34
2017女節——「巔」之章《馬利亞情竇初開》@LULUSHARP
- Sep 25 Mon 2017 03:48
詩語言的「輕文字重創意」趨向
- Sep 25 Mon 2017 02:41
留歐碩士會多國語言回台求高薪 網友都說不要不要
有台大農藝碩士畢業留歐的網友9月即將取得歐盟食品科學碩士,會英、西、法、葡、義5種語言,學成後想回台,希望能拿到高薪,因為跟台灣就業環境脫離很久了,在PPT發文請網友指點方向,結果不少網友勸她「別回來了」。目前留歐的iael在PTT發文,說自己很想念台灣的食物、很想看爸媽,現在歐洲也不好找工作,與2年前的壯志不同,學成後想先回台,但看到104上開出的薪水都低得驚人,想請網友指點迷津。iael列出自己的學歷、語言能力,並表示自己喜歡觀察東西、跑來跑去,不希望1天坐辦公室超過4小時,但希望能拿高薪。網友幫忙詢問相關背景的朋友,得到的結論是:「在台灣食品業任職應該是得不到理想的待遇,建議在歐洲或美國求職」、「如果真的要月入十萬可能去國外找找吧」、「不然就是找看看亞洲區的歐美食品公司」、「除了GG(台積電)其他都留在國外吧」。許多網友更直接說:「你回來台灣幹嘛?」不少網友也附和說:「不要回來+1,妳的條件在外面可以找到更好的。」(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 Sep 25 Mon 2017 01:18
網上辭典簡介-說文解字注
- Sep 24 Sun 2017 11:21
學英文♥學日文@每天每天
- Sep 24 Sun 2017 09:17
鍾老哽咽:正面臨客語、客家人消失的危機
- Sep 24 Sun 2017 07:49
妥瑞症天才會5語言
- Sep 24 Sun 2017 05:17
北市南區國小本土語言競賽 週末永春國小複賽登場
- Sep 24 Sun 2017 04:15
紐西蘭奧克蘭龍頭語言學校LanguagesInternational
- Sep 23 Sat 2017 05:46
揪團、鳩團哪個字對? @ 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 Sep 23 Sat 2017 04:58
國家語言法發展法草案出爐 擬讓幼兒園教母語
- Sep 23 Sat 2017 03:52
如果台灣也有甄嬛傳 學古文也許就能輕鬆自然
Helen/上班族身為一個喜歡中國文學但又是靠外文獲得工作機會,我不得不說學習外文讓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而在文章的意境上,也多了可堪玩味的修辭比喻法,故若有人批評學了英語系或其他國家的語言後,中文反而成了被貶低的語言。或許是現代人多是崇洋媚外,故寧可滿口不洋腔洋調而不思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文言文,我認為這樣的評論太過小家子氣也過於偏激,因為語言本身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而工具本身是沒什麼優劣之分的,但語言該怎麼教,怎麼使用才能讓不同的文化不會起衝突或造成世代溝通的絆腳石,卻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身在台灣的我們,在這一波文言文是否存廢的議題上,應該要抱持著比「去中國化」或「本土化」更為宏觀的視角,因為不論是否教材的選取偏向那個面向,課綱不應該變成意識形態的工具,或淪為某個紅牌教授抒發個人政治立場的展演台。不只是文言文,其他的文體也都該試著用更廣袤的心態走向多元,試著讓這些擁有歷史意涵的古典詩詞走出框架,並反思現代社會中的人文意向,或根本的生命意義,相信只要有心,文言文也可以激發出更多創意與火花。因為畢竟目前主要會在意文言文與白話文脫勾,死背後覺得愈發無趣的人主要是那些背負著升學壓力的學生們,因為現有的教學方式沒有正對他們處於人生中的迷惘期,家長們也只看到升學掛帥的旗幟,文言文是否真的能為未來職場加分,就成了刪減文本的代罪羔羊。至於那些主張刪減文言文會造成階級複制的學者,其實也不盡其實,因為能夠造成社會上教育資源階級化的主要根源是來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升學導向及觀念,被抺殺天份的學子日後發展也因教學過於單一化及缺乏人文內涵,就算順利畢業,卻淪為像工廠出產的一批批複製品,不旦缺乏思辨能力,還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集體憂鬱或躁鬱傾向。也許,除了課本或校園內的讀書環境,台灣更欠缺的是大環境文創媒體資源的整合,強力吸引夠力的劇組團隊、肯花心思的導演及影視製作群,甚至一流的詞曲創作者,那麼要掀起一波媲美《甄嬛傳》的古典新文學風潮,也並非不可能。借用某個補習班廣告的台詞,一開場一位氣急敗壞的媽媽一吐心中的焦慮:「為何我兒子可以將周杰倫所有的歌詞都倒背如流,但對著那幾頁課文,卻一句也背不起來?」這樣的賣點能夠成為補習班的招生文宣,主要就是看準了流行文化對青年學子的影嚮力,既然如此,那為何學校的教育沒能將這樣的世代心聲納入多元教學的準備方向呢?常思網路上偶發爆紅的創意文章或短片,看似無厘頭的歌詞新解,其實正是年輕人滿載能量的創作泉源,若能將這些資源凝聚,加上各級學校師資適時的引導,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中文還是外文,人人相互激盪文學新解、鼓勵良好的讀書風氣,那麼不論課綱如何的更跌,文本融入社會、融入美與想像,才會讓學子有了孺慕之情,有了對生長故鄉的謙遜能量,進而對應言談間更有深度與廣度才是。【即時論壇徵稿】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 Sep 23 Sat 2017 02:10
研究:語言統一度高 國家發展佳
- Sep 22 Fri 2017 23:59
挽救瀕危語言 原民會擬推族語專任教師
- Sep 22 Fri 2017 12:54
Fun暑假!藝起歡度越南童樂會
- Sep 22 Fri 2017 12:00
訓練談判技巧,Facebook的AI意外創造出自己的語言
- Sep 22 Fri 2017 10:46
聚焦「時代」與「城市」!「台北詩歌節」多場免費索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