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26)
- Jan 27 Sat 2018 15:45
新聞辭典/何謂官方語言?
- Jan 27 Sat 2018 07:20
落實說話平權?國度語言成長法草案6月送立院
- Jan 26 Fri 2018 22:57
分析自己的英文用字和文法@公益英語佈道士/世界創富協會(總會...
- Jan 26 Fri 2018 14:35
中研院歷史說話研究所"甲骨文精品"展覽
- Jan 26 Fri 2018 06:05
冰霸杯保熱嗎?專家:最好裝冰的就好
- Jan 25 Thu 2018 21:24
都是文言文與中文教育害的,反課綱學生才上不了台大:完全斬斷中文 ...
2017-08-26 03:53聯合報 余光中
閱報驚悉以往教育部定的文言文在教材中 翻譯比例,已由四十篇一減再減,直到目前的僅有十篇;甚至有人擔憂,或有一天會全被刪盡。一說文言文 翻譯去留也容高中生列入投票。那就更危險了,其實學生是恨不得完全不選文言的。
其實目前連白話文也已變得半通欠亨了。例如:「這不屬於他研究的範圍」,「那是屬於今全國午的景象形象呈文」,「屬於」都是冗詞。又如:「他終於被升為主任」,「被」有需要嗎?再如「他為自己倒了一杯茶」,當然是為自己,沒必要指明是為誰。
文言文之重要言者已多,它是幾千年中漢文化的載體。胡適為了推行新文化,不免過度強調了文言文之弊端。我本身 翻譯作品,固然從眾,基調是白話但是遇到某些場所,例如避免白到張口見喉,白到不耐咀嚼,我就會求援於文言文的含蓄與權威,用些典故,或引些名句或成語。所以我往往解釋本身的文章,是「白以為常,文以應變」。
中國古典的遺產,經千百年 翻譯裁減到我們手裡,是一筆現金,不需繳稅 翻譯社唐宋八大師中,有五家最少兼為大詩人,怎可一筆扼殺?今朝台灣的散文,愈寫愈伶俐,愈繁複,愈古靈精怪,真能超過韓愈和蘇軾嗎?
我在美國,除了中國文學外,也教過兩年英文。美國雖然強大,但依然不廢英文,很多教課書裡,仍選了莎士比亞,乃至華滋華斯與丁尼生 翻譯社美國之大,不克不及否認英國之長,更未將英文改稱美文。最多只能像在台灣,把風行的英文改稱「美語」。
反過來,台灣之小豈可否定中國之大、之久,而擅稱漢文為外語?不少台灣遊客從大陸回台,竟說為何大陸人措辭好像台灣話。這麼說,不是把閩南話說成像台語,等於說父親長得像孩子嗎?
聽說新課綱減文言文之餘,反而增添了日人華文作品的選項 翻譯社若是所加的是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或一組饒有禪意 翻譯俳句,台灣 翻譯學生還可以學到日本文學的精髓,可是新課綱入選的不是這些,也太政治化了。
今朝 翻譯在朝者,親日而排華,不遺餘力 翻譯社不外日本的學者卻熱中於研讀左傳及其他漢文範例 翻譯社捨近而求遠,台灣在朝者恐難逃歷史的公評吧 翻譯社
(作者為中山大學聲譽傳授,本文為響應王基倫傳授之卓識而作。)
****
聯合/幼稚症當道:當教育走向平淡主義
2017-08-27 01:53結合報 結合報社論
教改廿年,以進修減壓及廣設大學等稀釋手法,使台灣的教育品質墜入了幽谷 翻譯社比來一波的課綱改造,則正在重蹈統一複轍,企圖以「尊重本土」和「網路票選」的體例,達到「歷史去中」、「文化去菁」的目 翻譯。當政治粗魯地參與教育,其後果,只會促使教育愈發走向平淡主義,這是在戕害台灣,而不是愛台灣。
教育部課審會今天將會議審查高中國文新課綱 翻譯社在此前夕,多位中研院院士和教育界人士均呼籲:高中國文課綱不應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文言文比率也不宜再降落;不然,當其他國家都在增強中文教育,台灣學生將來 翻譯競爭力堪憂。我們認為,課審代表要慎思本身 翻譯責任,不要為了逢迎社會的「幼稚症」潮流,而演出「尾巴搖狗」 翻譯倒退局面。
確切,其時代和社會在變,教育的內容和手段不能不隨著改變,高中國文亦如此。但我們之所以要提起廿年教改,就是在提示各人:縱使鼎新標語喊得再響,若缺少核心價值,或手段失當,終難告竣目標,乃至可能各走各路。舉例而言,「快樂進修」是教改的首要訴求之一,不斷強調進修減壓,削減課程難度。如許膚淺的設法,其實只是將教育的標準線不休向下調降,結果便造成學生進修念頭與成績均普遍下降。在這類情況下,不能滿足校園低標學習 翻譯學生,必需湧向補習班追求補充;其效果,則帶來學生更大水平的分殊化,中層學生則大大被往下拉。
回看此次國文課綱的爭議,焦點其實不在文言文與白話文 翻譯比例,而在本土化意識凌駕了經典的尋求。事實上,最近幾年高中國文文言文的比重一直在降低,而這次之所以引發爭議,首要是課審會的高中生代表要求再大幅下降文言文 翻譯比重。更可議的是,他們自行提出一些經典文章放在網路上,隨意率性由不特定對象票選,居然是以產生了所謂 翻譯「經典選文」,個中還包羅被誤認為「灣生」的日本人之作品。其過程之輕率與荒誕,使人難以置信,真 翻譯就要放到課本中當做教材嗎?
深一層看,國文課程的進修,並不純真只是語文的練習或模彷。它更主要的目的,是在透過古文的鑽研,讓學生熟悉分歧時期的分歧社會情境,了解作者 翻譯眷注與思惟,甚至透過分歧時空的想像來反思當今社會的問題,並因此而養成恢宏的器識和出色 翻譯目光。從這樣的角度看,課本正本就沒必要墮入獨尊「唐宋八各人」 翻譯迷思,因為像詩經、莊子、孟子中均有許多高中生會感興趣的文章,值得納入 翻譯社至於高中組課審代表稱,文言文太多會「磨光學習興趣」,不外是他們謝絕學習 翻譯推辭罷了。
歷經太陽花學運洗禮後,一波「高中生反洗腦課綱」運動繼之而起,然後教育部民粹地將學生納為課審代表,固然會致使今天教育目的變形走調的局勢。說穿了,這股唯青年是尊 翻譯潮水,其實是一種「幼稚症」崇敬;對風風火火的太陽花而言,這是一種沈淪,而不是提升,但教育部對此卻毫無自發。包孕洪崇晏辱罵警察「輕賤、下賤、小孬孬」,卻被高檔法院以「善意公道評論」為由判決無罪,也是這類「幼稚症」崇敬的表徵。試問,若是受到過比力精良的國文教育,一名以改造自許的大學生,怎麼會只剩下「輕賤、下流、小孬孬」這樣的辭彙?假如沒有幼稚症,高院法官又若何認定這些字眼是「善意」及「合理」?
此次 翻譯「文言與白話」之爭實際上是一個假議題,它首要的目 翻譯是要「去中」,在文化上自我限縮在台灣的「地域主義」。要問的是,把陶淵明、韓愈、蘇東坡打為「中國人」,能強大台灣的文化內涵嗎?而唐宋八各人又有誰識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幼稚化傾向越是壯大,教育將越走向平淡主義,這是我們的正告。
課綱﹒太陽花學運﹒教育部
*****
王硬朗/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2017-08-27 02:42聯合報 王硬朗
學者25日發表連署聲明,呼籲高中國文課綱應拋開文白比之爭,不該淪為意識形態 翻譯工具...
學者25日頒發連署聲明,呼籲高中國文課綱應拋開文白比之爭,不該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 翻譯社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杜建重/攝影
近卅年來,每逢教育部調劑課綱,社會必然呈現兩個對峙陣營,兩邊都把教育問題上綱為政治問題,此次高中國文課綱的文白之爭也是如此。
李登輝期間的八八課綱,和陳水扁時期 翻譯九五暫綱與九八課綱,都被攻讦為涉及台獨意識與皇民史觀。馬英九期間的九九課綱、一○一課綱與一○四課綱,卻被報複有去台灣化之嫌。蔡英文政府正在研擬 翻譯一○八課綱,也被否決人士以文化台獨評之 翻譯社
此次文白之爭的重點包括:其一,新課綱大幅下降國文的文言選文比例;其二,文言選文開放網路票選;其三,網路票選十篇中有六篇屬於台灣題材作品 翻譯社
現行課綱中的文言選文,比例占百分之四十五到六十五閣下,但新課綱卻可能將比例降為百分之卅,甚至更低 翻譯社也就是說,新課綱的高中國文,個中文言選文可能最高廿篇,起碼十篇;高中生每一年祇要閱讀個位數 翻譯文言選文便可。
至於史上頭一遭網路票選出來 翻譯那六篇文言選文,之所以引發爭議,緣由之一是,網路票選具有專業性與代表性嗎?之二是,票選文章都足夠經典到可列入課綱教材嗎?
以蔣渭水為例,他雖是台灣史上少數能喚起民智的政治與文化魁首,但他並不是以文章見長而留名青史,他被票選 翻譯文章又是仿韓愈之作,仿擬之作,稱不上經典 翻譯社再以黃叔璥「赤崁筆談:海船」為例,這篇文章瑣碎到不乏「出海一位、舵工一位、亞班一名」如許的文字,與經典標準相距太遠。日人中村忠實被票選之文,引用詩經的地方觸目皆是,要列名高中國文選文也實在有段距離 翻譯社對陳肇興的「番社過年歌」,阮蔡文的「大甲婦」,固然也能夠用一樣標準加以檢驗 翻譯社
況且,現行高中國文中已有郁永河、連橫等人 翻譯選文,如果課綱委員能選出比他們更好的台灣古典文學作品,誰曰不宜?誰又會否決?可見,問題並不在於選文到底屬於「中國題材文言」或「台灣題材文言」,而在於其究竟是不是屬於經典文言。
再談文白比例之爭。胡恰當年雖是白話文活動的旗頭,但他在白話取文言而代之後,卻曾屢次寫文章表達他對中學傳授文言文 翻譯定見,例如「講堂上沒有逐字逐句講授的必要」、「學生應當課前查字典,自己加句讀」等,可見,他曆來不曾「以白話為絕對之是,以文言為絕對之非」。
更況且,與胡適一樣提倡白話活動的人,都有豐富 翻譯古文素養。魯迅的白話文學長留青史,但如果他不曾受古文薰陶,又怎能寫出「豈有激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如許 翻譯舊體詩?張季鸞的大公報社評一言而動世界,但如果他不曾瞭然於古文精髓,罵蔣介石時又怎能寫出「累累河畔之骨,淒淒夢裡之人,戰士殉生,將帥談愛,人生不屈,至此極矣」如許文白夾雜而交融的文字?
台灣高中生本日雖非魯迅、張季鸞,但焉知日後有人不是?多讀幾篇經典古文,其實與促進他們 翻譯語文能力關係不大,而與厚植他們的人文底蘊有關。可見,文白比例值得關心,但課綱委員是否以人文導向選文,以及中學教員如何改變傳授文言的方法,更該關心。
至於,像巴夫洛夫反映那樣的逢課綱必鬥 翻譯制約性匹敵,應當從此休矣,鬥了卅年,既鬥不出什麼新魔術,也鬥不出一個新規範,不累不煩嗎?豈非台灣非要像狗咬尾巴那樣,永遠原地打轉?(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傳授)
課綱﹒台獨﹒世新大學
*******
wiki 中國話 (歌曲)
〈中國話〉是收錄於S.H.E《Play》專輯的首波主打歌,由中國創作人鄭楠作曲,並和作詞人施人誠配合填詞的歌曲 翻譯社跳脫以往主打歌的模式,挑戰中國最傳統 翻譯繞口令,並融會電子、舞曲、嘻哈、RAP,是繞口令與RAP混血的新曲風[1]。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代,該歌曲也作為須眉跳水競賽賽場 翻譯背景音樂利用[2] 翻譯社
爭議[編輯]
〈中國話〉將繞口令放在風行歌曲中作新嘗試,但歌詞內容被臺灣意識較為濃的臺灣網友指斥為「市歡中國」[4][1],認為通行於華人間的華語不同等於中國話[4]。更有網友批評此歌有諂媚中國大陸及造勢的嫌疑,也有很多臺灣及大陸的網友也認為S.H.E是為了迎合大陸市場而演唱此歌[4] 翻譯社不外華研國際音樂和其他網友持否決定見,認為音樂與政治應分隔,甚至不克不及相提並論[4]。
2007年4月30日,中心研究院研究助理胡其瑞說:「比來偶像團體S.H.E頒發了一首名為〈中國話〉 翻譯新歌……她們所以出這首歌,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她們想要在中國大陸開辟市場,進而以這個主題為歌曲,來『討好』那十三億人。但是,沒有人敢如許提出來攻讦她們,因為:用這種『親共賣台』的論調拿來攻讦超人氣 翻譯少女天團,就像在路上告知人們王建民的球投得不好一樣,生怕很難在世回抵家裡。S.H.E之所以出了這首新歌,其實正申明了現在 翻譯國際事態……『全球都在學中國話』、『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這些歌詞把一個事實寫得極盡描摹:一個新興的中國正在突起。……中共目下當今正日以繼夜地創造『中國奇蹟』,而我們卻日以繼夜地玩起了『台版』的文革,豈非兩岸的人都得嘗過一次『十年浩劫』才算公正嗎?」[5]
2007年5月2日,《自由時報》登載台獨色采鮮明的世新大學教授李筱峰與作家楊青矗 翻譯投書反攻此歌,李筱峰說:「身為台灣人,如此稱讚用飛彈瞄準我們的國度,其實稀裏糊塗!……歌詞所指的『中國話』隱含了強烈 翻譯我族中間主義,華語怎麼會是中國話呢?新加坡人也不會說本身說中國話吧!……這首歌幼稚、對台灣無益,唱這首歌只是匡助北京的中國做統戰罷了。……中國人權低落,不懂為何要唱歌贊頌?幼稚到頂點!……藝術沉溺墮落到這類地步,等於是中國霸權 翻譯宣揚品、政治 翻譯幫傭,哀哉啊!」[6]楊青矗說:「年數才20多歲的S.H.E唱中國話,我只能說:這代表國民黨殖民台灣殖民得很成功,『台灣話』在年輕這代完全被覆滅,因為講中國話的就代表中國人啊!假如S.H.E唱這首歌背後有埋沒意識形態,那就是一種統戰;若是沒有,那就是蒙昧!因為蒙昧而做,就是被國民黨奴化而不自知,S.H.E若知道了就應當遏制。」[7]
2007年5月3日,《自由時報》報道此歌「引起很多台灣網友反彈,罵她們『捧中國的LP(卵脬)』」,但並未標明原文出處;該文並選擇性援用新浪博客網友晴山滴翠 翻譯談吐:「之前有風聞說,S.H.E在日本會見時,有日本記者問到:『你們是中國人嗎?』她們三個一路回答:『No!No!我們是台灣人。』目前的做法是不是在學楊丞琳道歉、趙薇代言抗日遊戲,來消弭本身的思惟污點?照舊僅僅看在錢 翻譯份上,拉民族感情為自己謀私利呢?」[8]但也沒標明晴山滴翠原文出處[9]。同日,華研國際音樂開會,抉擇:㈠不支撐《自由時報》偏頗言論、㈡不承認《自由時報》有立場 翻譯報道、㈢不配合《自由時報》拜候、㈣S.H.E同年5月4日上HitFM公告和5月10日發片記者會,都不發出採訪邀請給《自由時報》。同日,S.H.E暗示「很歡快這麼多人注重到我們的歌,但也很遺憾這首歌被當作政治炒作的對象」,華研國際音樂示意不會因《自由時報》的偏頗報道而改變專輯收歌計畫與S.H.E宣傳行程;施人誠則在其《Xuite日誌》部落格發表文章〈台灣最先文革了嗎〉反攻,《自由時報》下筆 翻譯記者是「文字警員」、「文字獄卒」,並譏嘲《自由時報》:「有本領去報複媽祖遶境時那千萬萬萬向湄洲女子林默娘下跪的老庶民,他們向大陸人下跪耶!」S.H.E的歌迷則在《無名小站》架設一個部落格號令「離開政治,只要音樂,縱情play」(www.wretch.cc/blog/big911&article_id=8927784),並在S.H.E官方網站號令拒看《自由時報》 翻譯社對此,《自由時報》副總編纂鄧蔚偉暗示:「不予置評 翻譯社」[10][11]
2007年5月4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傳授杜忠誥評論,民主提高黨的意識形態二分法讓台灣民眾都墮入「不是台灣,就是中國」的族群扯破,所有人都在搞無聊 翻譯二元對峙,而今連風行歌曲的歌詞都能拿來作文章;並非不以「台灣」一詞定名 翻譯器材就悉數都是中國化,中華文化不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台灣政客提倡台灣本土化活動過了頭,把中國化界定是「媚共(親中共)」,這樣的概念是把數千年的中漢文化矮化成只有五十至六十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12]。
2007年5月5日,鄧蔚偉(電子報版無簽名)在《自由時報》的專欄〈鉸剪集〉評述:「華研唱片搞出來的〈中國話〉,自己就是一種『哈』中國市場的『政治操作』,才會寫出『中國人好伶俐、中國話好美好』的白痴加三級 翻譯噁心歌詞 翻譯社……如今被網友罵到不可,再經《自由時報》報道以後,唱片公司顯然惱羞成怒,反控《自由時報》『政治操作』,這就是『惡人先起訴』的活生生例子 翻譯社……嚴格地講,這個事件在唱片公司的操弄下,S.H.E可說是無辜 翻譯。可惡 翻譯是,一個唱片公司的貿易操作,要曉得本身承當風險;操作方向錯了,本身就要負責,就要認了 翻譯社不要再強勢的指責媒體,而且干涉媒體的採訪自由;這類做法,就連成龍都不敢,真的不知道一家台灣本土唱片公司為什麼如斯猖狂?」[13]
2007年5月5日,藝人李明依在其主持 翻譯中廣風行網節目《5年6班》譏笑,《自由時報》決心找豬頭皮、林昶佐、大支等台自力場光鮮的人反攻此歌[14],「憑什麼他們就代表台灣藝人?為什麼不來問我或陶晶瑩、周杰倫、方文山?」蘇打綠主唱青峰呼籲「讓創作歸創作」,但願人人不要預設立場對待此歌 翻譯社藝人吳建恆說,他曾在其主持的中廣風行網節目《文娛e世代》播過這首歌,對於此歌壓韻 翻譯歌詞和繞口令印象深入,覺得佈滿音樂創意與新穎感,對《自由時報》認為歌詞「媚中」的見解不以為然[15]。同日,施人誠在其部落格發表文章〈一則預設立場的新聞操作〉反攻,《自由時報》先預設立場,再選擇性援用網路文章、選擇性訪問藝人與學者,先審判、後找證據,有意忽略其他聲音;他說:「歌詞固然可受公斷。而《自由時報》如許偏頗的報道,只顧本身立場與意識形態而昧於事實,順者昌、逆者亡,涓滴掉臂媒體專業操守與新聞倫理 翻譯作法,固然也可受公評;這類媒體,何敢侈言新聞自由!」[16]
2007年5月6日,《台灣蘋果日報》專欄作家木瓜霞讪笑鄧蔚偉在〈剪刀集〉對此歌的評論:「該回歸娛樂新聞版素質,不要扯政治。《自由》不幫本土藝人也就算了,還胡亂硬插政治標籤製造分裂,這才叫『見縫插針』。〈鉸剪集〉不但亂剪創作自由,還硬把〈中國話〉淪為政治炒作,真是前所未見的『影視名人版』。阿霞很想問問鄧副總,用什麼東東寫稿啊,不就是『中國字』嗎?莫非用的是『台灣字』?阿霞是否是也能夠套《自由》罵S.H.E的邏輯,說鄧副總寫稿『熱臉貼中國冷屁股』?」[17]2007年5月8日,鄧蔚偉在〈鉸剪集〉回批《台灣蘋果日報》:「一首歌 翻譯內容包羅歌曲和歌詞。S.H.E唱〈中國話〉事件,起首來自網友對歌詞內容的指摘,歌曲 翻譯部份沒有任何意見,也就是對音樂部份並沒有批評;華研唱片和《蘋果日報》所謂『音樂的歸音樂』的辯白與評論,基本混淆長短 翻譯社假定有一首歌頌揚吸毒、激勸性侵,結果被人評述,還有人能用『音樂 翻譯歸音樂』來辯白嗎?…… 《蘋果日報》呢?它就有如不時占領大量版面的『中國黑心貨』,每天銷售他的『凶事+屍體』、『黑道+赤身』商品;黎智英老闆若是想做一個踏結壯實的生意人,就不要再操縱蘋果之名來糟蹋蘋果了,請改個名不虛傳的報名吧!」[18]
2007年5月6日下午,S.H.E在高雄市舉行《Play》首賣簽唱會,S.H.E示意:「其實歌迷一向以來都很是支持我們,我感覺S.H.E最首要做 翻譯工作就是把自己 翻譯工作做好。」[19]
2007年5月7日,藝人吳宗憲報複指摘此歌「捧中國的LP」者:「會如許抨擊她們的人,很智障!把智商拿出來好欠好?新加坡有個藝人叫Dick Lee,他也寫過〈講國語〉啊 翻譯社如果否決我 翻譯人,來跟我講台灣話呀,我還能旁征博引。」吳宗憲繼續說:「這是語言優勢問題,莫非學英文就是抱美國人大腿?」[20]
2007年5月11日,中華民國交際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世忠說:「在現階段兩岸政治交際延續僵局對峙、文化與民間交換卻有增無減的情形下,『中國話v.s.台灣話』所激發的深層辯證,應當超脫『愛不愛台灣』或者『政治該不應干預音樂』 翻譯簡單二分思維,務實地認清『中國早已藉由舉行奧運策動周全國際宣傳戰』這項事實,進而鞭策台灣的『公共交際』、建構新的『台灣品牌』以改正兩岸在國際宣傳成效的不平衡現象。……S.H.E的〈中國話〉之所以引發爭議,正是在於台灣唱片公司與藝人的純真商業考量決議,偶合地呼應中國國際宣傳 翻譯策略,因而碰觸國內敏感的兩岸政治神經。與其攻讦藝人『媚中』,不如反求諸己。正本清源之道在於當局可否有用整合國際文宣資源、締造一致的『台灣新品牌』,同時強化『文化交際』與『公共外交』 翻譯鞭策。」[21]
2007年5月21日,《台灣蘋果日報》報導,固然此歌在台灣惹上政治話題,但專輯《Play》仍攻佔g-music與五大唱片發賣排行榜冠軍,g-music市場佔有率並創下52%、僅次於記載連結人周杰倫〈七里香〉的55.25%[22]。
2008年2月4日,前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田欣說:「實際上是,雖然中國對台灣百般打壓,但台灣人民卻並不認為我們在危險中,是以不感應危險,更無法視中國為敵國;不認為中國是敵國的人,天然沒法將台灣意識轉化成為政治選擇。愈來愈多懷有台灣意識的台灣人,其實不排拒與中邦交流,也不認為台灣必然要與中國敵對;這些台灣人明顯沒法被民進黨純真的『愛台灣』主張所打動 翻譯社除非台灣與中國真 翻譯發生衝突,不然他們只會因他們對政黨或政治人物 翻譯印象來決議他們 翻譯支撐對象。……民進黨要能延續成長,必須懇切面臨正延續成長中『不反中的台灣意識』這個課題。」[23]
2015年1月6日,豬頭皮說:「S.H.E唱了〈中國話〉公然順遂登上央視春晚,這大概是研究『中國因素對台灣唱片業影響』的經典案例。不過,是央視製作單位要求要來上就必須弄個歌頌中國的歌?或者S.H.E這邊先弄了,然後自動投懷送抱?」[24]
2015年8月7日,世新大學傳授李功勤說,陳水扁當局將「中國人、中共、中國」三個概念劃上等號,合營教科書宣教,造成台灣對峙加重[25]。
2016年1月24日,作家胡又天說,台灣人 翻譯中國認同已在李登輝當局時期的中後期逐步被本土主義與台獨思想減弱,2000年陳水扁當局在朝後更著意加重此趨勢;加以台灣新一輩青年對中文傳統漸漸生疏,中國主題的台灣風行歌曲遂難再會到如以往般嚮往宏大格局、深遠情懷之作,取而代之的是淺碟化、單方面化的「中國風」(例如方文山 翻譯詞作),或是抽閑原有寄意、以不經意的解嘲與戲謔取而代之(例如王力宏、糯米糰版〈龍的傳人〉)。主流中亦有面向中國大陸市場、逢迎大國夢 翻譯作品,例如S.H.E 翻譯〈中國話〉,「然而便被偏向台獨的學者與民眾狠惡批評,其詞又只是搬弄一些繞口令與簡單的炫耀,也讓心向中華者難以迴護」[26]。
2016年11月28日,政治評論家孫慶餘說,為了創設及強化民主社會的主體意識,必需揚棄中華文化中「壞的部分」、也就是「政治洗腦」 翻譯部門,但毫不是不分青紅皂白 翻譯反對中華文化或去除中華文化,而是維新式的去蕪存菁;中華文化其實不等於「中國化」,古代中國分歧於現代國度主義式的中國,「去壞 翻譯中華文化」不等於「去中國化」;中華文化毫不是台獨激進派人士所以為的「異質文化」,而是與南島、荷蘭、明鄭、清朝、日本、歐美等身分配合構成「台灣文化」[27] 翻譯社
此歌原歌詞繞口令的「扁擔長 板凳寬」,誤成「扁擔寬 板凳長」的毛病描寫,也遭到品評。
- Jan 25 Thu 2018 12:49
[C,C++] typedef struct 用法說明
- Jan 25 Thu 2018 03:55
博客來夜不語詭秘檔案704
- Jan 24 Wed 2018 17:11
IoT「物聯網」聰明到「家」
- Jan 24 Wed 2018 08:47
4歲女孩說7國說話 中文流利到嚇人
- Jan 24 Wed 2018 08:47
4歲女孩說7國說話 中文流利到嚇人
- Jan 24 Wed 2018 00:22
[問題] C 語言下有類似Template 的功能嗎?
- Jan 23 Tue 2018 15:19
向人類宣佈上帝的意義@陀彌天紫竹林寺*彌勒天使團
- Jan 23 Tue 2018 06:54
博客來守護者的征程02搶敗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守護者 ...
- Jan 22 Mon 2018 19:03
說話的進修從據說開始,對照健康
- Jan 22 Mon 2018 10:30
「外籍配頭語言進修課程」頭屋班紀事1
- Jan 22 Mon 2018 02:05
西班牙文網路自學的講授好站喔@慢慢貝之胡想糊口
別的﹐就是BBC 翻譯說話網站http://www.bbc.co.uk/languages/spanish,但內容嫌單薄,並且不常更新,沒有我上提 翻譯網站好用。
- Jan 21 Sun 2018 17:40
賴揆接見傑出青年 讚陳金鋒我們台南人 傑出青年林之晨 直言台灣英文教育失敗
- Jan 21 Sun 2018 09:16
伊林魔朵&黑澀會美眉檔案:Kitty,琳恩@無名部落
- Jan 21 Sun 2018 00:54
CentOS / RedHat 安裝 varnish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