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檢視那些罵漢字的論調,不外出自意氣,並沒有學理根據 翻譯社 這也能從中共那項「國策」實施景象看出來,先用簡化字作為過渡措施。但在公布兩次《漢字簡化方案》後,就進行不下去 翻譯社 兩次漢字簡化,簡化字跨越三千個,佔經常使用字比例一半以上,知識分子看書報都成問題。乃至第二次簡化方案始終未實施,後來乾脆廢止。實際成長更證明,什麼漢字掉隊論,什麼漢字拼音化說,全是錯的。漢字未滅,中國國力卻駸駸焉日益於彊大,儼然世界強國 翻譯社
任何文化何嘗不是瑕瑜互見,何故有人眼中所見的中國文化都見不得人?事實是中國文化的錯,仍是其人偏見使然。白話文活動不只是文體的解放,並且是思想的解放 翻譯社 但世上就有剛愎自用者,文言成語「自用則小」,小眼睛小鼻子。本身小而無知,還把他人也看小了 翻譯社
西元1917年元月,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登出26歲青年胡適寫的〈文學改進芻議〉。固然題目「平和而謙善」,實則意在聲張文學革命旗幟,強調「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未來文學必用之利器」 翻譯社 接著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公然宣示「高張『文學革命』大旗」,支援胡適 翻譯社 也正式發動中國現代史上,大張旗鼓 翻譯 白話文運動。
另一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他寫有《昨日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書副題直譯:「我們能從傳統社會學到什麼?」傳統社會生涯體式格局原始,「有些習俗慘絕人寰,應當抛棄。」但他們 翻譯 糊口體例,仍有可供現代人參考處所。
孔子說:「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翻譯社 」其人誤己誤人,清代學者戴震沉痛批評:「其於世界之事也,以己所謂理,強斷行之,而工作原委隱曲實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 翻譯社 ……自以為於心無愧,而世界受其咎,其誰之咎?」感傷系之,遂作軂軂長篇。知我者謂我心憂,我心憂台灣前途。
此次文白之爭,關於國文教授教養結果不彰問題,「文言派」從無隻字回應。那麼就算國文課全上古文,又若何保證結果,不至釀成「一潭死水」?
萬想不到,和對岸相隔婆娑之洋,奇麗之島上,一波文白之爭竟讓那些意氣話重現。古人欠缺「現代學術」的常識,以致說出「沒常識話」,還算情有可原。今人再拾唾那些謬論,就顯得不爭氣 翻譯社 還叫人生氣,引證中共領袖的胡言,大吹牛皮,還標榜台灣精神呢!
進修文言文 翻譯 首要用處,在培育讀古書能力。則中國的文化遺產,盡可握擁。這在之前,「復興中漢文化」的口號(使命?)下,不成問題。當今本土當道,提中漢文化未免「時地不宜」。且援引兩個人的定見。
白話文運動以古白話為根本,融匯文言、口語、方言中有生命 翻譯 語言。既能矯捷書寫表達意思,又具開放性,能吸納層見疊出的新詞語 翻譯社 同時間還有國語活動在進行,其旨在規範及確立國民配合標準語。兩運動相共同,相輔相成。胡適就宣傳「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強調「若要活文學,必須用國語」。至今仍有很多人不明白,說話不只是「溝通的東西」罷了,還以為文白之間,說切割就切割。或以本土立場,銳意抬舉方言地位。
怪哉!致詞文語病連連。如「歷任當局」,中華民國當局一向都在,何來「歷任」?如「藉著這個機遇……代表著彼此扶持……」,兩「著」字應刪。如「我們……幫台灣……。」助他者才叫幫,蔡總統把台灣當他者?如「攸關台灣前程」,把「攸關」當動詞用,眾人共犯的毛病。「攸關」係文言用詞,「攸」是指示代詞,用法同「所」字鄰近。攸跟動詞構成 翻譯 詞組是名詞,不是動詞,在句中做主詞或受詞 翻譯社 限於篇幅未便多引,請至總統府網站觀覽便知。
天才念書,過目不忘。叫常人仿效天才讀書,誰都知不可,倒是國文教授教養 翻譯 傳統做法。讀天才文章,引經據典,洋洋大觀,讚賞折服之餘,以為全賴背書之功。卻不想,那些是少少數出類拔萃者,只因歷史長流,歷代 翻譯 少少數,累加起來,數目就顯得驚人。叫人仿效天才念書,其害如同揠苗助長。再說,搖頭擺尾背書無誤又若何?若玩索無得,終究還不是落入李白詩中說的,「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
白話文解決「說話與文字離」現象,有人想進一步鼎新文字,從「底子」解決國力弱弱問題。清末民初時的中國,國家貧弱。檢討所以貧弱緣由,很有人以為,「西國識字人多,中國識字人少,一切病根,泰半在此。」據清廷估計,識字人口不到1%。致使「民日以昏愚,國日以貧弱。」文盲遍國,乃因教育掉隊;而教育落後主因,在漢字難學、難認、難記和難寫 翻譯社 再則文字是文化 翻譯 載具,漢字承載「已僵死腐臭 翻譯 中國舊文化(錢玄同語)」,尤以儒學為元凶 翻譯社
早有人倡始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1898年《無錫白話報》創刊,主編裘廷梁就呼籲「崇白話而廢文言」 翻譯社 他說:「愚全國之具,莫文言若;智全國之具,莫白話若 翻譯社 」看法相若者,不勝枚舉。用談吐倡導白話文外,有人辦起白話報刊。自1897年至五四前夜,中國各地發行過的白話報刊,多達一百七十餘種,猗歟盛哉!
比方《論語.先輩》:「舍瑟而作。」有人評述說,作是起立的意思,叫人讀那些早已過時的詞義,是很沒效力的做法,因為幾近只有在援用原古文時才會用到 翻譯社 其言差矣!作,起也。《說文解字》曰:「起,能立也。」清朝段玉裁注云:「引伸為凡始事興作之稱。」則知作字含有興起、締造之意,則知為何創作、製作、寫作等詞,用作字而不消做字的理由。
白話文推行在1919年五四運動後,如胡適說的,「真有『一日千里』之勢」,白話文成為全國通用書面語。而本來盤根錯結,根深葉茂的文言文,兩千多年來,一向是最主要 翻譯 文化傳承媒材。現在面臨白話文的挑戰,竟似摧枯拉朽般,毫無抵擋之力。其時同心專心捍衛古文的林紓,只能不情願說:「古文者,白話之根柢,無古文安有白話!」「吾輩已老,不克不及為正其非,悠悠百年,自有能辨之者,請諸君拭目俟之 翻譯社 」
《新青年》創刊號上,陳獨秀就張揚民主、科學 翻譯 觀念,現在態度全然矛盾。民主的前提是「講事理」,願意聆聽少數的聲音,如少數說得有理,則願意被說服而改變本身原設法主意。科學 翻譯 條件是「重證據」,證據須經得起檢討。陳獨秀沒搞清楚,他和胡適發起白話文當然偏向准確,但首要基於信念。至於他們信以為真的那些來由,不無可議的地方。如胡適說:「本日之文言乃是一種半死的文字 翻譯社 」隨即更急進透露表現,文言文「已不止是半死,事實已全死了……文言文的文法也是個死文字的文法 翻譯社 」對於胡適的看法,熟習胡適的唐德剛就說,這是胡適沒有完全「證實」的「假設」。
再如寄父、義肢,辭典诠釋「義」字:「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 翻譯 翻譯社 」注釋沒錯,卻沒說出根源 翻譯社 根源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曰:「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義因而引申作「外」的意思,默示「不從己身所出」。
前文提到胡適晚年談話,他告知人,把《論語》、《孟子》讀熟讀通,文章自會寫通。胡適這番談話,像在為林紓說的,「古文者,白話之根柢」作註腳。《論語》、《孟子》是先秦古文,先秦古文不獨是後世古文的源頭,很多字詞和語法已嵌入白話文的基因裡,讀得熟透,自可裨益白話文成就。
昔時林紓遺憾,對「白話派」「不能為正其非」。此次文白之爭,「文言派」正其非的功力,相較林紓,不過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耳。比方,說文言文可給白話文借詞,話雖沒錯,但說服力不強。現代人考究CP值(price–performance ratio,價錢效能,單元付出所購得的商品機能),讀文言文時間投入多,所獲得的卻有限,難怪不買帳。恕我直言,古文教授教養效果不彰問題,若不克不及完全檢討並改良,只怕難逃失職之過 翻譯社
文言文的生命力,就用蔡總統國慶致詞〈更好 翻譯 台灣〉示例。個中文言用語,如遠道而來、盡心盡力、曠日廢時、義不容辭……等皆是 翻譯社 而如「強化戰力」,用文言 翻譯 使動用法,默示「使戰力強化」。
留言列表